黑龙江日报记者刘剑
年近花甲的于海洋老人总会定期光顾自己所住社区的一个地方,哈尔滨市道里区共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人说:“老了难免有些小毛病,胃不太好,有时头晕、心悸。这不,在这看中医有一段日子了,效果不错。我当初通过朋友知道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可以看中医,听后挺高兴,因为中医除了治疗,还重保健,对于老年人再好不过了。自己住的社区内就能看中医,这真是幸福的事啊!”
如今,像共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样具有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卫生机构已不再是个例。据了解,早在2012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我省从2013年启动该工程,如今三年期满,已经顺利完成预定的重点指标。
网络不断完善
“触角“遍及基层机构
正像于海洋老人感受的那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有中医可看,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都觉得这是很好的福利。62岁的梁大娘开心地告诉记者:“离家不远就能看病,而且还有中医的针灸、按摩、熏蒸,最大的感受就是又方便,又省钱,一般的病都能看,确实便民、惠民。”不少来看中医的社区居民都在旁边附和着梁大娘的说法。
记者了解,这个中心承担着该街道10个社区、近6万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人,其中中医人员9人,中、高级职称5人。该中心不断引进中医药人才,现已形成梯队化人才队伍,并建立了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该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程全东告诉记者,他们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治疗胸痹、心悸、脑卒中等传统疾病外,还特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专家出诊,同时开展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情志养生和免费代煎中药等服务。现在的门诊及求治中医者人数逐年增加。
目前,全省已有97.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9%的乡镇卫生院、7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9.4%的村卫生室能够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报销多
“参合”百姓尽享实惠
记者在哈市香坊区成高子镇中心卫生院里,碰到了因脑中风后遗症来这里进行中医康复治疗的夏大爷。家人介绍:“本想我们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摊上一个这样的病人,家也就算完了。最初我们去大医院治病,花了十万,没钱了只能回来。后来听说,这里可以进行中医治疗康复,而且参加新农合的人可以大比例报销,我们就来这试试,结果是真的。”
该院院长于千涛告诉记者,“我院是成高子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医院,承担着8万余人口的基本卫生服务。近几年,在国家和省里的好政策下,我院努力建设中医特色专科,创建了中医综合服务区,并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中医服务项目的住院报销费为95%,这让广大参合群众都从中尝到了甜头。群众们对我院的中医药服务也给予了极大认可。”
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为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我省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医改配套文件中要求保留中医饮片加成政策,参合县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中要求优先考虑中医治疗类价格调整,深化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等政策措施。不断推进和完善的政策措施让基层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提升工程”发力基层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前,我院是个‘小二楼’,中医医师仅1人,中医药收入不足10万元。2015年,‘小二楼’变成了中医药服务区,中医医师达10人,全院经济收入超过千万元,其中中医药收入占三成。近三年来,专业人员数量、医疗设备水平、房舍面积都有很大提高,我院的中医药服务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正是得益于我省2013年启动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2014年,省卫生计生委将该工作列入各地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201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又将其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全省要求加强和完善对中医药工作的管理职能和机构设置,两年来,全省共为乡镇卫生院招聘中医药院校毕业生783人。同时,依托齐齐哈尔医学院对全省招聘的2209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及推广培训,并开展了一系列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此外,我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科室建设、中医药设备配置、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信息化建设等。近三年,共有297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20个村卫生室利用中央专项经费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学军表示,“全省通过提升工程,让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掌握了中医药的本事,也同时让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据黑龙江日报)